gg
gg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 中医健康 > 内容

营收净利双降正海生物业绩承压与创新突围并存

时间:2025-04-17 09:50    来源:中国经济网   阅读量:13682   

正海生物4月14日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,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.63亿元,同比下降12.19%;归母净利润1.35亿元,同比下滑29.49%;扣非净利润1.13亿元,降幅达32.59%。尽管业绩整体承压,公司仍宣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.6元,分红总额8171万元。

这一“双面”表现背后,既有集采政策对传统产品的持续影响,也有新产品布局带来的曙光。

收入与利润双降

2024年,正海生物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2.19%,归母净利润降幅接近30%,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32.59%,为近五年来最大降幅。分季度看,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7.83%,二季度降幅收窄至6.1%,下半年虽有改善但仍未扭转全年颓势。

尽管收入端承压,正海生物全年毛利率保持在86%以上,同比仅小幅下降3.96个百分点。净利率为43.45%,虽同比下降11.2%,但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这一表现主要得益于成本端的严格管控,例如硬脑膜补片通过供应链优化抵消了集采降价的影响。

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7.77%,但全年仍保持正向流入,支撑了公司分红能力。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.36亿元,分红融资比达2.29,显示出对股东回报的重视。

集采“双刃剑”与产品结构单一风险

集采政策不仅压缩了产品价格空间,还改变了市场结构。以口腔修复膜为例,公立医院与民营机构的价差缩小,导致公司需重新调整渠道策略。尽管在已集采的24个省份中选,但以价换量的效果尚未充分体现。

正海生物长期依赖两大传统产品,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未显著提升。尽管在研项目如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、乳房补片等持续推进,但短期内难以贡献收入,导致抗风险能力较弱。

新产品布局与战略调整

2024年初上市的“海昱”活性生物骨成为最大亮点。该产品是国内首个含rhBMP-2的骨填充材料,通过技术突破实现了局部高浓度活性因子的精准释放,临床效果显著,目前已完成全国大部分省份挂网,并进入部分医院销售体系,有望在骨科领域打开新增长极。

活性生物骨的成功上市标志着公司向骨科领域拓展迈出关键一步。若该产品能在2025年实现规模化销售,或将带动营收结构优化。此外,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预计于2025年提交注册,乳房补片等管线产品亦值得关注。

面对集采压力,正海生物通过优化供应链、压缩销售费用等方式维持盈利水平。例如,硬脑膜补片毛利率仅下降0.53个百分点,展现了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。

2025年,口腔修复膜和硬脑膜补片的集采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,价格压力将持续存在。正海生物需加速新产品市场渗透,以弥补传统业务缺口。

尽管股价自2023年以来跌幅超50%,正海生物仍推出2500万元至5000万元回购计划,用于股权激励。虽然规模较小,但结合较高比例分红政策,释放了管理层对长期价值的信心。

业内人士称,短期来看,集采带来的业绩阵痛难以避免;但长期视角下,活性生物骨等创新产品的商业化进程,或将重塑正海生物成长逻辑。能否在再生医学领域实现“第二曲线”突破,将是决定其未来估值的关键。
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gg

推荐图片

  • 比技术赛技能,承岐黄
    比技术赛技能,承岐黄传薪火!福建省举办中医药针灸推拿适宜技术技能大赛10月26日-27日,2023年福建省中医药针灸推拿适宜技术技能大赛在福
  • 马齿苋又名“五行菜”
    马齿苋又名“长寿菜”“五行菜”,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。肥厚多汁,无毛,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阳处。其叶子为青色、梗为赤色、花为黄色、
  • 陈郎中为格格治病“不
    “望、闻、问、切”系古时医家为患者诊病的常用之法,是指通过观气色、听声音、问病状、按脉搏的方式确定患者病因、症状,在此基础上开方治病。因古时
gg
gg